古籍修復技藝是我國獨特的傳統手工技藝,主要用于書畫、碑帖等的裝飾和修復還原,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古籍修復是一項特殊技藝。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脆弱的古代典籍經過聚散和轉手以及天災、戰亂毀壞,大多千瘡百孔、破爛不堪?!靶夼f如舊”,化腐朽為神奇,因而各界人士將這項技藝譽為古籍的“續命湯”。為保存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傳承古代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古籍修復的基本原則
最少干預原則。就是在古籍的修復中,擯棄傳統的整卷整葉托裱的方法,對文獻各部分的殘破現狀做具體分析,對不同情況予以不同處理。盡量少地在藏品上添加修復材料,避免因過度修復而造成的保護性破壞,盡量保留古籍文獻的各種研究信息。
整舊如舊原則。就是在修復中盡可能保持古籍文獻的原貌,保留文獻的裝幀風格。這里所謂的“整舊如舊”,并不是企圖恢復該文獻沒有損壞以前的原貌,“如”古代的“舊”。古代的那個“舊”,不可能再恢復,而是盡可能保持該文獻修復前的原貌,就是在修復工作中僅使該文獻的殘破部分得到養護,決不使其它部分的現有狀況產生任何形態上的改變。
可逆性原則。即修復措施是可逆的,可重復的。如果將來 發現有更科學更適宜的保護修復技術,隨時可以更換修復材料,回到修復前的原來狀態。同時可逆性原則對于我們改正工作中的失誤而盡量不損害古籍非常必要。
最大限度保留歷史信息的原則。即修復中所用的修復材料(紙張、線、顏料、墨等)必須與原始文件的材料有一定的色差,避免與藏品本身固有的歷史信息混淆。
客服電話:020-84178458
客服QQ:1123585746